5月8日,中国区域公用品牌高峰论坛在上海市奉贤区南郊宾馆拉开帷幕。大会由新华社、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指导,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网、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中国财富传媒集团、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主办。
本次大会旨在研讨如何通过“区域产业化、产业品牌化”为方向路径,满足城市、县域农业、乡村实体对于区域经济的成长需求,以产业融合生态体系的构建,聚焦共享公共产品领域的模块化、集群化打造,最终实现世界级城市群面向区域实现产业协同,面对全球进行定位与竞争并寻找产业机会的目标。
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原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刘平均,上海市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中部战区政治工作部原副主任、少将曾广超,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副理事长、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原院长马林聪以及有关部门领导、专家、企业代表。
正能量品牌激活高质量发展力量
在主题对话环节,南平市品牌办主任、南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朱其勇,与浙江丽水市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井泉,内蒙古巴彦绿业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臣,乡土国珍(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晓晨,东方美谷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书记、总经理袁飞,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畜牧工作站副站长、研究员温万,围绕《品牌引领区域产业集群式发展》主题,从同视角和维度探讨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与常规品牌之间的依从以及互通互融的关系。
朱其勇在发言中介绍,南平森林覆盖率79.8%,全域水质三类以上,在这么好的地方,这么好的土地,必须要以绿色农产品为主打造好的区域公用品牌,不仅是以绿色农产品为主,也涵盖城市品牌和健康旅游养生等方面。朱其勇表示,针对构建良好的政企关系打造品牌,有三个有利于:第一,有利于产业的规模扩大。这几年南平提出了几大产业,主要抓以食品加工、农产品加工和文化领域为主的三个上亿元上千亿元的产业,通过打造千亿元的产业,带动一些企业的品牌发展壮大。二是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对南平来说,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土质安全,是绿色生态很好的闭环,南平通过建立一些优质农产品的规范技术,建立了全品类的标准化体系,然后再加上一些企业的自检监督,能保证提供给人民群众需要的高品质的产品。三是,提高城市知名度,武夷山包括武夷山水的品牌知名度可互融互通。在连续三年的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品牌价值评价上,“武夷山水”连续名列第三。
也是在中国品牌促进会的指导下,在福建,南平率先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在2018年初,南平市委市政府就提出来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此后步步为营,为插上了品牌的翅膀,“武夷山水”知名度越来越高,影响力大幅度提升,武夷大红袍,政和白茶等区域品牌耳熟能详。南孚电池,圣农等知名品牌品牌影响力和品牌价值也不断提升。在2021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中,南平品牌价值超5亿元的企业有7家,地理标志区域品牌100强中占4席。南平市还上榜2021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城市品牌榜单,排名82 。
“武夷品牌”激活产业“一池春水”
据悉,“武夷山水”品牌是南平市委、市政府践行“两山”理论的三大创新之一,它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这种品牌来推动南平生态资源向生态产品的转化,也是实现农产品向商品向品牌的转化,从而实现把南平的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近年来,南平大力实施品牌战略,补齐品牌短板,通过打造“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价值实现机制上不断创新突破,走出一条品牌带动,经济和生态互融共生、互促共进的绿色发展新路子,以品牌带动经济和生态互促互融发展,自实施“武夷品牌”建设工程以来,捷报频传。
在今年的品牌价值评价中,南平品牌表现不俗:在企业品牌榜单中,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品牌价值100.51亿元,品牌强度840的成绩,位列农业榜单第1名,是南平市唯一位居所在行业前十的企业;南孚电池以品牌价值49.38亿元,在企业品牌轻工类榜单排名第24位;在企业品牌食品加工制造榜单中,福建圣农食品有限公司排名第11位,品牌价值28.86 亿元;在自主创新榜单中,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正山茶业有限公司和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分别以,品牌价值,18.33亿元和10.14 亿元,排名第11和15;此外,还有青松股份和南平铝业也有相当不错的成就,品牌价值分别为20.08亿元和9.10亿元。
在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榜单中,此次福建省有8个品牌登上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前100榜单,南平就占了5 个。其中,武夷岩茶排名第3,武夷红茶排名第32 ,东峰矮脚乌龙排名第52 ,政和白茶排名第74 ,政和工夫排名第97。
从2017开始,南平市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引下进行产业梳理,制定现代绿色农业、旅游、健康养生、生物、数字信息、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七大绿色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打造绿色产业升级版,实施“武夷品牌”建设工程。2018年,南平创新推进“武夷品牌”建设,把生态资源优势与武夷山“双世遗”品牌有机结合,率先推出覆盖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检验检测、统一公用品牌、统一宣传营销,使其代言南平绿色优质农产品,并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逐渐形成以品牌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加快推动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据了解,截至去年年底,南平市现有注册商标62212件,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84件,列全省第2位,被认定中国驰名商标31件,其中地理标志驰名商标6件,居全省第三。日前,南平市还成为全国首个获批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的地级市,正全力打造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区,为全国生态资源富集区践行“两山”理论提供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