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搜索结果为342条
  • 关于应对疫情影响促进工业企业纾困恢复加快稳定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
    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帮助企业应对当前疫情影响,促进工业稳定增长,实现年度目标任务,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措施,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2-04-14
    601
  • 福建日报头版刊发评论员文章 : “ 把品牌价值榜打造成品牌 ”
    品牌是质量、服务与信誉的象征,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022-03-21
    644
  • 福建体育运动用品品牌摇篮——晋江
    在中国体育产业翻天覆地发展的历史画卷中,有这么一个地方,那里的人民率先突破、敢闯爱拼、探路改革,不仅书写了“敢为天下先”的壮丽诗篇,更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一个缩影。这个地方,就是福建。在中国体育产业的版图中,福建是中国体育运动用品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始终处于龙头地位。而晋江是福建体育运动用品制造业的“核心”地带,也是福建运动用品品牌的摇篮,坐拥9110家体育运动企业,规上产值突破2000亿元,“晋江系”运动品牌雄踞中国运动用品品牌半壁江山。
    2022-03-19
    810
  • 统筹做好“三茶”大文章 建阳翻开“融合”新篇章——访南平市建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华
    建阳自古以来就是茶叶的重要产地,是中国水仙茶和小白茶的发源地,1974年被列入“全国100个产茶五万担的基地县”。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夷山市调研时提出的“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指示精神,建阳区将“文化赋魂、产业赋能、科技赋力”作为发展主题,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并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围绕“三茶”融合发展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南平市建阳区副区长张华。
    2022-03-17
    727
  • 打造品牌“成长力” 赋能经济向未来——2021泉州品牌发展与培育系列活动回顾
    在现代经济中,品牌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品牌建设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作为品牌之都,泉州在品牌建设上一直散发着独特的魅力,2021年是泉州“民营经济发展年”“营商环境提升年”“城乡品质提升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省委省政府、泉州市委市政府和《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做好2021年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工作的通知》(闽工信函科技[2021]167号)的工作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福建省品牌建设促进会与泉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开展了泉州品牌发展与培育系列活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用创新与实干写就了一段“品牌培育”的精彩篇章。
    2022-03-16
    949
  • 百舸争流八闽奋楫 福建品牌增彩赛场
    福建运动品牌企业自带拼搏基因,怀揣壮志雄心。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繁荣昌盛,福建运动品牌企业借势燃情四射的运动赛事,迅速发展,犹如桂冠上的明珠,不仅为体育健儿们添彩增色,更让福建品牌在国际体育市场上熠熠生辉。
    2022-03-16
    720
  • 凝聚集群之力 打造世界级品牌——访中国运动用品品牌集群主席张沁荣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谈到中国运动用品品牌集群成立,张沁荣主席认为,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运动用品制造国,运动用品产业链较为成熟,具备成本优势与品质基础,但仍存在核心产品和高端产品缺位、品牌影响力欠缺等问题。通过建立品牌集群,整合中国运动用品行业品牌,形成高度集约化的品牌集群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推动我国运动用品产业品牌走向世界,扩大国际影响力,拓展国际市场空间。
    2022-03-15
    796
  • 福建运动用品“智造”图鉴
    智能体育是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的重要保障。在政策利好、标准化引领下,我国智慧体育建设正在按下“加速键”。福建作为重要的体育产业强省,十分重视产品智能化的升级以及对核心科技的研发,以“科技创新”“智能化”推动体育制造业向“智造时代”转变,为传统体育制造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2-03-15
    645
  • 薪火相传 闽匠陶艺创新致远——福建陶瓷工艺大师的现代传承
    福建陶瓷历史悠久,以其优良的工艺闻名海内外,其中尤以建窑黑釉瓷器和德化窑青白釉瓷为著,还有明清时期闽南、闽中等地烧造的青花瓷器,也盛极一时。上千年来,八闽各地陶瓷烧制技艺薪火相传,历经风雨而窑火不息。时至今日,新一代的闽籍陶艺大师更是博古通今,融汇中外,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2021-11-19
    927
  • 用新艺术引领商业市场 打造中国陶瓷国际品牌效应——访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清华美院陶瓷系主任白明
    陶瓷是中华文明的显性符号之一,早在唐宋年间,中国陶瓷就远渡欧洲及南洋,在世界范围内声名鹊起。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瓷器被视作欧洲皇室的奢侈品,其价值可抵黄金。陶瓷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的中国陶瓷,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世界陶瓷设计的风向标。而在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带领中国陶瓷走向世界,在竞争激烈的国际陶瓷市场中分一杯羹,是所有中国陶瓷从业者的共同追求。为此,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系主任白明,听他阐述中国陶瓷在品牌化的过程中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2021-11-18
    754
  • 泉州古迹名胜贤人 (连载八)
    蕴(林蕴)于宝历二年(826)逝世。咸通十年(869),赠洪州刺史,谥忠烈。李吉甫、李绛、武元衡为相,蕴贻书讽以:“国家有西土,犹右臂也。今臂不附体,北弥豳郊,西极汧、陇,不数百里为外域。泾原、凤翔、邠宁三镇皆右臂,大籓拥旄钺数十百人,唯李抱玉请复河、湟,命将不得其人,宜拔行伍之长,使守秦、陇。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有权臣制乐曲,自立丧纪。舜命契:‘百姓弗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唐以皋、佑、锷、季安为司徒,官不择人。卢从史、于皋谟罪大而刑轻。农桑无百分之一,农夫一人给百口,蚕妇一人供百身,竭力于下者,饥不得食,寒不得衣。边兵菜色,而将帅纵侈自养。中人十户不足以给一无功之卒,百卒不足奉一骄将。”六事皆当时极敝。蕴亦韦皋所引重,嫉其专制,感愤关说。然嗜酒多忤物,宰相置不用也。
    2021-11-18
    652
  • 做活“茶盏融合”文章 释放产业叠加效应——访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书记魏敦盛
    “盏因茶而兴,茶因盏而盛。建阳区委、区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提出的‘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以提升品质、打响品牌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留住茶文化与建盏文化的根与魂,阔步走向茶盏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之路。”日前,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建阳区委书记魏敦盛如是说道。
    2021-11-16
    730
  • 时移世易 福建陶瓷千年窑火繁衍不息——福建陶瓷产业演变及历史渊源
    陶瓷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器物之一,福建是我国陶瓷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福建负山面海,这里有着天然赋予的瓷土、水源、林木、矿产等资源优势,汇聚于烈火中烧制出陶瓷器物,历经数代均有独具特色的产品诞生,窑火未曾中断。而其缤纷釉色的呈现,不但是古人对于复杂工艺的精准把握,也透露出过往时代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意趣。
    2021-11-16
    881
  • 李盏柜:创新传承 牡丹花盏绽放宋韵风华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当牡丹花在建盏上绽放,建盏便也有了花开富贵的气象。而这富有唐宋雅韵的牡丹花盏,就出自“李盏柜”。
    2021-11-15
    937
  • 精研书法献真爱 翰墨飘香吐芬芳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标志的民族符号,其历史源远流长,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始终散发着东方艺术之美,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2021-11-15
    803